• 學術研究

  • 最佳的兩階段乳癌篩檢之切點

    -針對乳癌中低發生率國家的最佳兩階段乳癌篩檢

    broken image

    研究使用了50-69歲台灣女性進行的兩階段乳癌篩檢數據,利用綜合風險評分替女性的乳癌風險分層,並採取針對風險評分高於切點的女性進行乳房攝影篩檢之策略

    本研究使用了50-69歲台灣女性進行的兩階段乳癌篩檢數據,使用綜合風險評分替這些女性的乳癌風險分層,並採取針對風險評分高於切點的女性進行乳房攝影篩檢之策略,旨在確認兩階段乳癌篩檢的最佳切點,同時考慮到基礎發病率和敏感度和特意度的變化。本研究最終表明,貝氏最大效用決策規則可以用於確認乳癌中低發生率國家最佳的兩階段乳癌篩檢之切點。

    Optimal two-stage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for countries with intermediate or low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 雙側乳癌相較單側乳癌的死亡風險較高

    -早發性單側及雙側乳癌累積生存率:1907名台灣女性分析結果

    broken image

    研究考慮單側和雙側乳癌個案的癌症發展歷程以評估乳癌死亡風險,整體來講雙側乳癌相較單側乳癌的風險比為2.50(95%信賴區間:1.43-4.37)

    本回溯性世代研究共利用1863名單側和44名雙側乳癌個案,考慮癌症發展歷程評估乳癌死亡風險,結果顯示單側、同時性(synchronous)雙側及異時性(metachronous)雙側乳癌的15年生存率分別為68.37%、62.63%和26.42%,而三者的差異在五年後最為明顯。回歸分析調整其他因子後,同時性和異時性的雙側乳癌死亡風險分別是單側乳癌的1.12倍(95%信賴區間:0.42-3.02)和6.11倍(95%信賴區間:3.14-11.89),而整體而言雙側乳癌相較單側乳癌的風險比為2.50(95%信賴區間:1.43-4.37)。

    Cumulative survival in early-onset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breast cancer: an analysis of 1907 Taiwanese women

  • 貝氏分層多階段模型可以用於估計乳癌疾病的轉變

    -具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腫瘤發展的貝氏隨機效應馬可夫模型

    broken image

     

    研究提出具有固定和隨機效應的貝氏分層多階段馬爾可夫模型,可以減少殘差異質性與提高平穩分佈的收斂性,並應用於參與乳癌篩檢計劃有家族病史的高危族群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具有固定和隨機效應的貝氏分層多階段馬爾可夫模型,並將其應用於基於家庭病史參與乳癌篩檢計劃的高危人群。考慮了具有和不具有隨機效應的模型,發現未能考慮到隨機效應會導致偏差。將共變量納入具有隨機效應的多階段模型,不僅減少了殘差異質性,而且提高了平穩分佈的收斂性,故本研究所提出的貝氏分層多階段模型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

    A bayesian random-effects markov model for tumor progression in women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 利用SLNB來預測早期乳癌患者腋窩淋巴結的狀態

    -對早期乳癌患者使用乳暈周圍注射技術進行放射引導前哨淋巴結活體組織檢查

    broken image

    研究評估使用乳暈周圍注射技術進行放射引導前哨淋巴結(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體組織檢查(SLN biopsy, SLNB)的準確性,以預測早期乳癌患者腋窩淋巴結的組織病理學狀態

    本研究評估了使用乳暈周圍注射技術進行放射引導前哨淋巴結(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體組織檢查(SLN biopsy, SLNB)的準確性,以預測早期乳癌患者腋窩淋巴結的組織病理學狀態。結果發現SLN識別率為97.2%,偽陰性率為5.2%。結果表明,乳暈周圍注射放射性膠體的 SLNB 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腋窩淋巴結狀態提供了有價值的資訊。

    Radio-guide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using periareolar injection technique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 中低乳癌風險的國家利用兩階段的乳癌篩檢策略有較好的篩檢效益

    -乳癌中等發生率且持續增加的國家中乳癌篩檢的發展

    broken image

    研究說明了台灣乳癌篩檢的衛生政策的演進,最後發現對於台灣來說兩階段的篩檢策略具有可接受的召回和癌症檢測參數,相較於其他策略有更好的表現

    本研究說明了台灣乳癌篩檢的衛生政策如何從高風險族群的選擇性乳房X光檢查,先進展到了公共衛生護士的體檢項目,最後則是對中度至高度風險的人進行風險評估,然後進行乳房X光檢查的兩階段乳癌篩檢。最後發現對於台灣這樣中低乳癌風險的國家,兩階段的篩檢策略具有可接受的召回和癌症檢測參數,且相較於其他策略有更好的表現。

    Evolution of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in countries with intermediate and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 早發性乳癌和小葉癌較早發現雙側乳癌的可能性更大

    -早期診斷但原發性乳癌低發生率地區雙側乳癌的發生率和危險因子:台灣10年縱向世代分析

    broken image

    研究發現首次乳腺癌診斷後 1、3、5年對側乳腺癌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1.15%、1.94%和2.97%。危險因子包含:更年期、浸潤性小葉癌、接受化學治療和/或放射治療

    本研究的目的為調查低發生率地區的雙側乳腺癌的發生率和危險因子。結果發現首次乳腺癌診斷後1、3、5年對側乳腺癌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1.15%、1.94%和2.97%。具統計學意義的危險因子包含:更年期、浸潤性小葉癌、接受化學治療和/或放射治療。顯著的保護因子則是泰莫西芬(tamoxifen)治療。第二腫瘤大小往往比第一個小,據統計顯著意義。本研究提示早發性乳癌和小葉癌較早發現雙側乳癌的可能性更大。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ilateral breast cancer in area with early age diagnosis but low incidence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analysis of 10-year longitudinal cohort in Taiwan

  • broken image